在集成电路(IC)设计即将流片的关键阶段,走线布局成为决定芯片性能、功耗及可靠性的重要因素,合理的走线策略不仅能优化信号完整性,也能有效减少噪声干扰,确保芯片功能的正确实现。
1、控制连线长度与增强驱动
金属连线应尽量短以减少延迟和信号衰减;长连线需通过添加buffer提升驱动能力,确保信号质量。
2、优化线宽
长连线的线宽应适当加宽,以降低电阻,减少压降和发热,同时提高信号完整性。
3、避免敏感区域走线
避免在晶体管的沟道上方走线,以减少对晶体管性能的潜在影响。
4、确保连接可靠性
连线接头处必须重叠绘制,确保物理连接稳固,避免开路风险。
5、数模分离原则
数字与模拟电路走线需严格分离,放置数字信号的高频噪声干扰模拟信号,反之亦然。
6、使用Guard Ring隔离
在模拟电路外围设置Guard Ring,必要时单独接地或接电源电压,增强抗干扰能力。
7、优化拐角设计
在模拟电路外围设置Guard Ring,必要时单独接地或接电源电压,增强抗干扰能力。
8、电源与地线分离
芯片内部及数模信号间的电源、地线需独立设计,减少相互干扰,提高电源稳定性。
9、高频信号隔离
芯片内部及数模信号间的电源、地线需独立设计,减少相互干扰,提高电源稳定性。
10、形状优化
芯片内部及数模信号间的电源、地线需独立设计,减少相互干扰,提高电源稳定性。
11、层间规划
芯片内部及数模信号间的电源、地线需独立设计,减少相互干扰,提高电源稳定性。
12、热管理
对于功耗较高的区域,通过合理布局走线以此减少热集中,必要时增加散热结构,确保芯片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。
本文凡亿教育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来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