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,用的是stc 51单片机的,51单片机不像stm32那样可以通过st-link在keil上面在线仿真。
有时候出现bug的时候,非常难找问题,要一段一段屏蔽然后测试。
在刚开始接触开发的时候,我非常不习惯用在线仿真,大概是因为没用过。
记得有一次进了一家公司做行车记录仪,用的台产GRAIN的单片机。
那时候基本上没什么资料,就一个dada sheet和demo程序。
在开发之前,老大安排了给我一个任务,就是把这个仿真环境先给搭起来。
相当于是他们原厂没有的东西,让我去搞定,这个芯片是基于Fa626TE core的32位控制器。
网上的资料太少了,光是测试搭建这个环境花了半个多月,最后还没搭建出来。
那个时候完全是懵逼状态,摸着石头过河,不知道仿真啥原理,反正网上搜到一个我就试一个。
做这个之前基本都是在做51的东西,所以对我来说太难了,加上资料又少,就是跨级打boss。
后面我有点不耐烦,就跟老大说:这个我不用仿真了,以前不用仿真照样也能把产品做出来。
后来老大思考了一下,还是希望能想把仿真搞出来,我有点崩溃,实在想不明白为何他这么固执。
当我后面慢慢接触32位的单片机多了,开发的产品多了,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仿真的好处。
毫不夸张地说,用好仿真,你的开发效率至少提高3倍,这里说的不是仿真软件,而是硬件仿真。
拿stm32单片机举例,用st-link+keil在线硬件仿真,不但能监控程序怎么跑的,还能监控跑过程中变量的值的变化,指针地址的变化。
用熟了你就知道,特别是做指针的应用,实在太香了,有时候指针指来指去,你的理解可能只是在自己的理论层面上,而用仿真你可以监控到指针的指向变化。
那像51这种,不能像stm32那样用st-link在线仿真怎么办?(现在51好像也有了,具体没用过)。
大家别小看51单片机,有些51内核的ROM都有几十K,最终产品程序的大小并不会比stm32的小。
这种如果没仿真,那出现一个BUG,够你调半天了。
在过去的开发中,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,大家可以借鉴下。
我一般是借助产品硬件上一切能作为提示的东西,比如说:
1.数码管
2.LCD
3.LED灯
4.串口
我在开发程序的时候,第一个做的肯定是点亮一个LED灯。
点亮LED能够最快地让你验证硬件核心部分(单片机最小系统)有没有问题,
点亮以后,我再开一个定时器它每秒闪烁1次,直到产品大多数功能完成。
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验证你程序有没有跑着跑着死机之类的问题,如果有,那就及时解决,不然后面程序大了找起来会更难。
如果有数码管和LCD,调试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,直接在数码管和LCD上显示要调试的数据即可,虽然没仿真这么方便,但是总比都没有好。
还有就是串口,一般硬件在第一次打板的时候,我都会把串口预留出来,方便调试,特别是做物联网产品,串口调试可以说是必备的。
主要作用就是用来监控MCU和WiFi模组之间的通讯数据。
最后,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产品啥都没有,连LED都没有,这种情况该怎么办?
这种情况就只能听天由命了,完全靠你的开发经验。
一般第一板硬件设计成这样的,肯定是硬件工程师跟你有仇,要么就是初级水平硬件工程师,经验不足。
即便你产品用不到那些资源,好歹把串口或者LED预留出来,把整体功能调试完以后最终版把它去掉不就行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