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
收藏
微博
微信
复制链接

CCM与DCM模式

2024-08-05 16:29
466

        今天有个小伙伴留言说不明白CCM和DCM之间的区别,要如何区分这两种模式,我之前在网络上有看到一份关于CCM和DCM这两者之间的判别及分析的材料,个人感觉讲的还是比较到位的,所以分享出来,希望对留言的小伙伴有所帮助。

        CCM又称为连续导通模式,顾名思义就在一个开关周期内,电感的电流是连续的,电流不会归0,如果按照专业的将就是电感从不 “复位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DCM被称为非连续导通模式,就是在开关周期内,电感电流总会回归到0,也就是电感会被 “复位”。

 这两种模式在波形上有明显的区别:

         在变压器的初级电流,CCM模式波形为梯形波,而DCM模式是三角波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变压器的次级整流管波形上,CCM同样为梯形,而DCM则为三角波。

具体波形如下图所示:

c2c361b7175dfd98dd3f5703063f25.jpg

        在MOS关断的时候,Vds的波形显示,MOS上的电压远超过Vin Vf,这是因为,变压器的初级有漏感。漏感的能量是不会通过磁芯耦合到次级的。那么MOS关断过程中,漏感电流也是不能突变的。漏感的电流变化也会产生感应电动势,这个感应电动势因为无法被次级耦合而箝位,电压会冲的很高。那么为了避免MOS被电压击穿而损坏,我们都会在初级侧加了一个RCD吸收缓冲电路,把漏感能量先储存在电容里,然后通过R消耗掉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次级电感电流降到了零。这意味着磁芯中的能量已经完全释放了。那么因为二管电流降到了零,二极管也就自动截止了,次级相当于开路状态,输出电压也就不再返回初级了。由于此时MOS的Vds电压高于输入电压,所以在电压差的作用下,MOS的结电容和初级电感发生谐振。谐振电流给MOS的结电容放电。Vds电压开始下降,经过1/4之一个谐振周期后又开始上升。由于RCD箝位电路以及其它寄生电阻的存在,这个振荡是个阻尼振荡,幅度越来越小。

        F1比F2大很多(从波形上可以看出),这是由于漏感一般相对较小;同时由于F1所在回路阻抗比较小,谐振电流较大,所以能够很快消耗在等效电阻上,这也就是为什么F1所在回路很快就谐振结束的原因。

MOS管在开通和关断瞬间寄生参数对波形影响:

    DCM(Vds,Ip)

b3aadb26469d7c8a57387f209c45b8.jpg

a86014adbcfe5c89e19460789dccaf.jpg

CCM(Vds,Ip)

7d17daebe744c63ab61f8b5c258927.jpg

次级输出电压(Vs,Is ,Vds)

3ff4f749b18dd90ca29f0898cea74d.jpg

        不管是在CCM模式还是DCM模式,在MOSFET 开通ON时刻,变压器副边都有震荡。主要原因是初次及之间的漏感 输出肖特基(或快恢复)结电容 输出电容谐振引起,在CCM模式下与肖特基的反向恢复电流也一些关系。故一般在输出肖特基上并联-一个RC来吸收,使肖特基应力减小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管是在CCM模式还是DCM模式,在MOSFET关断OFF时刻,变压器副边电流IS波形都有一些震荡。主要原因是次级电感 肖特基接电容 输出电容之间的谐振造成的。

RCD吸收电路对Vds的影响

7ba168ec22e971c4952fa541f918a8.jpg

        在MOS关断的时候,Vds的波形显示,MOS上的电压远超过Vin Vf!这是因为,变压器的初级有漏感。漏感的能量是不会通过磁芯耦合到次级的。那么MOS关断过程中,漏感电流也是不能突变的。漏感的电流变化也会产生感应电动势,这个感应电动势因为无法被次级耦合而箝位,电压会冲的很高。那么为了避免MOS被电压击穿而损坏,所以我们在初级侧加了一个RCD吸收缓冲电路,把漏感能量先储存在电容里,然后通过R消耗掉。

登录后查看更多
0
评论 0
收藏
侵权举报
声明: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凡亿课堂立场。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,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,请联系本站作侵删。

热门评论0

相关文章

开关电源分析

此用户很懒什么也没留下

开班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