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8日晚上19:00,小米首款汽车“SU7”正式上市,这也将为持续三个月的价格争论战画上句号。
小米官方表示:“小米SU7准备好了,人车家全生态准备好了,小米汽车工厂准备好了。上市即交付,交付即上量。”
雷军更是将首年销售目标定为10万辆,旨在进入电动汽车行业第一阵营,争取未来15-20年成为全球前五汽车厂商。
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,雷军表示“我特别担心,一上来不火,大家都不买。更担心的是,如果大家都来买,这一等要一两年,肯定会被骂惨。”
这也不难看出,雷军对小米汽车寄予厚望,认为其能成为小米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,甚至核心之一!
当然,在雷军的大力宣传下,小米汽车SU7备受关注,甚至开始了一场长达3个月的价格持续战。究其原因,是因为人们都希望小米的进军,能够再次冲击新能源汽车。
毕竟,小米的精髓在于“性价比”。
2010年,小米公司刚成立,对外宣告“年轻人的第一台手机”,并在2011年8月发布小米手机第一代,靠着1999元价格,赢得了手机市场。
随后,小米成为了普及智能手机的“破风者”,率先开启了中国移动智能手机的繁荣。
在大众看来,小米在手机、智能家居等诸多领域主打性价比,因此普遍期待小米汽车能够延续其性价比的风格,为年轻人提供价格适中、技术先进的汽车,成为他们心目中「年轻人的第一台车」。
所以有很多人希望小米汽车起售价在20万以下,甚至9.9万元等。
但如果从成本方面考虑,还是细究雷军的多次言论,从产业趋势和时代使命来分析,小米汽车很难将价格定在20万元以下。
雷军曾多次提到,性价比不是讨论绝对价格,更不是低价,坚持性价比同样可以做高价、做高端。性价比讲究的是比较优势,就是同等价格性能最好,同等性能价格最低。
起初,小米以中低价格最高性能为卖点,吸引大批用户,再通过增值服务获取利润。通过提供性能优越、价格亲民的产品,小米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。五年内,小米超越了联想等老牌厂商,成为国内前五的互联网公司。
但随着越来越多品牌涌入智能手机市场,经历过多轮洗牌后,市场开始饱和,手机行业的竞争点早已从低价高配,转向了产品本身的用户体验,最明显的是可以看出,除了红米系列,小米的千元机越来越少,旗舰机型越来越多。
同时,小米开始进军高度那市场,分拆小米和Redmi两个品牌,Redmi主打极致性价比,而小米手机是定位为追求极致技术和体验。
靠着多项旗舰手机,小米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拿下了一定的份额。财报显示,2023年,小米手机在中国大陆手机市场的平均单价同比增长超过 19%,创下历史新高。在4000元到6000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市场,小米的市占率达到16.9%,同比增加了9.2个百分点。
对小米汽车而言,成功关键在于通过品牌塑造、产品升级和优质服务,实现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,所以小米首款汽车有可能避免价格战。
SU7 的起售价必定要超过20万元。如果要押注一个价格区间,23-30万元可能更符合小米的定位和市场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