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
收藏
微博
微信
复制链接

浅析开关电源11种拓扑结构的特点!

2023-09-04 15:21
721

1、基本名词

    常见的基本拓扑结构
    ■Buck降压
    ■Boost升压
    ■Buck-Boost降压-升压
    ■Flyback反激
    ■Forward正激
    ■Two-Transistor Forward双晶体管正激
    ■Push-Pull推挽
    ■Half Bridge半桥
    ■Full Bridge全桥
    ■SEPIC
    ■C’uk
    基本的脉冲宽度调制波形
    这些拓扑结构都与开关式电路有关。
    基本的脉冲宽度调制波形定义如下:

ecb58f06ff410d5be4fb391d0d7c1a.jpg


    2、Buck降压

efe92a570b152577aaa133e4975488.jpg


    特点
    ■把输入降至一个较低的电压。
    ■可能是最简单的电路。
    ■电感/电容滤波器滤平开关后的方波。
    ■输出总是小于或等于输入。
    ■输入电流不连续 (斩波)。
    ■输出电流平滑。
    3、Boost升压

fc81cad1694885d10793a81b23df64.jpg


    特点
    ■把输入升至一个较高的电压。
    ■与降压一样,但重新安排了电感、开关和二极管。
    ■输出总是比大于或等于输入(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)。
    ■输入电流平滑。
    ■输出电流不连续 (斩波)。
    4、Buck-Boost降压-升压

2c43eaf2983d174c61a1df5d0d99d7.jpg


    特点
    ■电感、开关和二极管的另一种安排方法。
    ■结合了降压和升压电路的缺点。
    ■输入电流不连续 (斩波)。
    ■输出电流也不连续 (斩波)。
    ■输出总是与输入反向 (注意电容的极性),但是幅度可以小于或大于输入。
    ■“反激”变换器实际是降压-升压电路隔离(变压器耦合)形式。
    5、Flyback反激

1959f6486da2a8a6e8f1982da76f30.jpg


    特点
    ■如降压-升压电路一样工作,但是电感有两个绕组,而且同时作为变压器和电感。
    ■输出可以为正或为负,由线圈和二极管的极性决定。
    ■输出电压可以大于或小于输入电压,由变压器的匝数比决定。
    ■这是隔离拓扑结构中最简单的
    ■增加次级绕组和电路可以得到多个输出。
    6、Forward正激

bcd05376fdaf93e47967bd7d154a06.jpg


    特点
    ■降压电路的变压器耦合形式。
    ■不连续的输入电流,平滑的输出电流。
    ■因为采用变压器,输出可以大于或小于输入,可以是任何极性。
    ■增加次级绕组和电路可以获得多个输出。
    ■在每个开关周期中必须对变压器磁芯去磁。常用的做法是增加一个与初级绕组匝数相同的绕组。
    ■在开关接通阶段存储在初级电感中的能量,在开关断开阶段通过另外的绕组和二极管释放。
    7、Two-Transistor Forward双晶体管正激

1bc1a516d8ce87821f24177db9a85b.jpg


    特点
    ■两个开关同时工作。
    ■开关断开时,存储在变压器中的能量使初级的极性反向,使二极管导通。
    ■主要优点:
    ■每个开关上的电压永远不会超过输入电压。
    ■无需对绕组磁道复位。
    8、Push-Pull推挽

a943cdcb8993b3fb76f85b063accfb.jpg


    特点
    ■开关(FET)的驱动不同相,进行脉冲宽度调制(PWM)以调节输出电压。
    ■良好的变压器磁芯利用率---在两个半周期中都传输功率。
    ■全波拓扑结构,所以输出纹波频率是变压器频率的两倍。
    ■施加在FET上的电压是输入电压的两倍。
    9、Half-Bridge半桥

2bdb9467c59f6dbfc2d2b5ca9e9c5d.jpg


    特点
    ■较高功率变换器极为常用的拓扑结构。
    ■开关(FET)的驱动不同相,进行脉冲宽度调制(PWM)以调节输出电压。
    ■良好的变压器磁芯利用率---在两个半周期中都传输功率。而且初级绕组的利用率优于推挽电路。
    ■全波拓扑结构,所以输出纹波频率是变压器频率的两倍。
    ■施加在FET上的电压与输入电压相等。
    10、Full-Bridge全桥

0448f2c61ddf0276b8b0c7696bcdfc.jpg


    特点
    ■较高功率变换器最为常用的拓扑结构。
    ■开关(FET)以对角对的形式驱动,进行脉冲宽度调制(PWM)以调节输出电压。
    ■良好的变压器磁芯利用率---在两个半周期中都传输功率。
    ■全波拓扑结构,所以输出纹波频率是变压器频率的两倍。
    ■施加在 FETs上的电压与输入电压相等。
    ■在给定的功率下,初级电流是半桥的一半。
    11、SEPIC单端初级电感变换器

c6df98fd98e82dc500e890e3db868c.jpg


    特点
    ■输出电压可以大于或小于输入电压。
    ■与升压电路一样,输入电流平滑,但是输出电流不连续。
    ■能量通过电容从输入传输至输出。
    ■需要两个电感。
    12、C’uk(Slobodan C’uk的专利)

de6d56fdb0baa00abc7e84e40e11db.jpg


    特点
    ■输出反相
    ■输出电压的幅度可以大于或小于输入。
    ■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都是平滑的。
    ■能量通过电容从输入传输至输出。
    ■需要两个电感。
    ■电感可以耦合获得零纹波电感电流。
    13、电路工作的细节
    下面讲解几种拓扑结构的工作细节
    ■降压调整器:
    连续导电
    临界导电
    不连续导电
    ■升压调整器 (连续导电)
    ■变压器工作
    ■反激变压器
    ■正激变压器
    14、Buck-降压调整器-连续导电

3e08416723a0abde338ede9632bf8c.jpg


    ■电感电流连续。
    ■Vout 是其输入电压 (V1)的均值。
    ■输出电压为输入电压乘以开关的负荷比 (D)。
    ■接通时,电感电流从电池流出。
    ■开关断开时电流流过二极管。
    ■忽略开关和电感中的损耗, D与负载电流无关。
    ■降压调整器和其派生电路的特征是:
    输入电流不连续 (斩波), 输出电流连续 (平滑)。
    15、Buck-降压调整器-临界导电

f2f4f475ce0d4e7814f107a5e0387e.jpg


    ■电感电流仍然是连续的,只是当开关再次接通时 “达到”零。
    这被称为 “临界导电”。
    输出电压仍等于输入电压乘以D。
    16、Buck-降压调整器-不连续导电

d90111573e944eb790385b520b65d4.jpg


    ■在这种情况下,电感中的电流在每个周期的一段时间中为零。
    ■输出电压仍然 (始终)是 v1的平均值。
    ■输出电压不是输入电压乘以开关的负荷比 (D)。
    ■当负载电流低于临界值时,D随着负载电流而变化(而Vout保持不变)。
    17、Boost升压调整器

656df795e08a9b039eb71af7772936.jpg


    ■输出电压始终大于(或等于)输入电压。
    ■输入电流连续,输出电流不连续(与降压调整器相反)。
    ■输出电压与负荷比(D)之间的关系不如在降压调整器中那么简单。在连续导电的情况下:

860fd79f5945d21641dbb628fcb3ef.jpg


    在本例中,Vin = 5,
    Vout = 15, and D = 2/3.
    Vout = 15,D = 2/3.
    18、变压器工作(包括初级电感的作用)

07c4572de7b73749bb4a1f9c5cf858.jpg


    ■变压器看作理想变压器,它的初级(磁化)电感与初级并联。
    19、反激变压器

b758f39935c08e8b703cebb9d0820e.jpg


    ■此处初级电感很低,用于确定峰值电流和存储的能量。当初级开关断开时,能量传送到次级。
    20、Forward 正激变换变压器

d1bf0b8ed903676c7aaa81caa83311.jpg


    ■初级电感很高,因为无需存储能量。
    ■磁化电流 (i1) 流入 “磁化电感”,使磁芯在初级开关断开后去磁 (电压反向)。
    21、总结
    ■此处回顾了目前开关式电源转换中最常见的电路拓扑结构。
    ■还有许多拓扑结构,但大多是此处所述拓扑的组合或变形。
    ■每种拓扑结构包含独特的设计权衡:
    施加在开关上的电压
    斩波和平滑输入输出电流
    绕组的利用率
    ■选择最佳的拓扑结构需要研究:
    输入和输出电压范围
    电流范围
    成本和性能、大小和重量之比

登录后查看更多
0
评论 0
收藏
侵权举报
声明: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凡亿课堂立场。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,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,请联系本站作侵删。

热门评论0

相关文章

传感器技术

制造业的未来是智能化,智能化的基础就是传感器; 互联网的方向是物联网,物联网的基石也是传感器; 关注传感器技术,获得技术资讯、产品应用、市场机会,掌握最黑科技为中国工业导航。

开班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