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全部
- 默认排序
我从事单片机开发多年,用过非常多芯片,有stc、中颖、GD、新唐、BLE、Zigbee、NXP、还有一些国产SOC等等,唯独ST的让我最省心,不管是STM8还是stm32。 省心主要是体现在稳定,只需要按照常规方法配置就不会有乱七八糟奇奇怪怪的问题出现。 之前碰到过最蛋疼的芯片,有些Flash会掉数
最近收到了很多新手的咨询,其中有一个学员的问题我认为还是比较普遍。这个学员说自己跟着开发板看教程学习,外设基本学完了,但是发现脱离例程和教程的时候,自己把代码敲出来,编译出错后一脸懵逼,完全就是不知道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。还有就是关于外设的配置,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配置。后面我看他人也挺实诚,就深入聊
记得我刚出来工作的时候,一直从事stc 51单片机产品的开发,后来接触到了NXP的单片机。 一下从51过渡到ARM,确实让我头疼了一段时间,不过还好,都是配置寄存器去开发,至少开发模式是相同的,就是要看着数据手册配置比较耗时间罢了。 后面领导要规划一款新产品,让我和硬件工程师配合去选一个单片机。 当
现在stm32资料教程如此丰富,但还是很多人学不会…假如stm32像10年前的NXP单片机资料一样少,估计学不会的人会更多。大家好,我是无际,一个踩坑单片机开发10年的老油条。这些年,我用过很多不同的单片机,使用起来基本大同小异,就是配置寄存器把单片机用起来。有些则不用自己去配置寄存器,直接调库使用
RS232这几个电容属于生压电容,走线需要加粗2.VBAT电源尽量加粗到20mil3.USB差分对内误差5mil4.差分包地,地线上尽量多打过孔以上评审报告来源于凡亿教育90天高速PCB特训班作业评审如需了解PCB特训班课程可以访问链接或扫
晶振需要包地处理,电源路劲可以在优化一下2.过孔不要上焊盘3.走线不要从电阻电容中间穿,容易造成短路4.usb差分对内等长误差5mil5.RS232升压电容管脚需要加粗6.TX和RX尽量不同层,如需同层建议间距5W7.此处可以直接打孔进行连
stm32H757IIT6 stm32H7高性能MCU基于高性能Arm® Cortex®-M7 32位RISC内核,工作频率高达400MHz。Cortex-M7内核具有浮点单元 (FPU) 精度,支持Arm双精度(符合IEEE 754标准)
作者:strongerHuang微信公众号:strongerHuangstm32能被这么多开发者认可,它的强大生态系统起了关键作用。本文围绕stm32生态各软件工具进行相关描述,其中包含一些技术细节。一、stm32生态系统总预览stm32提供了全套开发工具,以及开发所需的软件包,下面看一张图,从全局
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主流单片机,stm32具有高性能、低功耗、丰富的外设和灵活的开发工具等优势,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应用广泛,是电子工程师必须了解的重要知识点,下面将分享stm32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编程技巧,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。1、STM3